x
最新动态
文章搜索

SEARCH

2024年“浪潮杯”见义勇为文学作品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播

发布时间:2025.03.12

伤痛背后的人性之光

《山东文学》增刊第二期

李明珠

初秋的阳光下,两个年轻的女子手挽手向我走来。那个肤色白皙、体型微胖的姑娘,一头齐肩短发被风吹得轻轻飞扬,她大老远就向我招手,步伐一起一伏跳跃着,稍显异样,但她脸上的微笑如秋日的暖阳,她就是翟元敏,2023年第四季度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旁边那位个子高挑、步伐沉稳的一定是姐姐翟元玲吧,跟我联系的就是她。

当时李沧区政法委工作人员将翟元敏的资料发给我时,同时也给了她姐姐的电话号码,当时我不太明白,为什么采访当事人还要带着姐姐?当看到翟元敏的那一刻,才明白。

翟元敏出生于2000年,二十出头本该是朝气蓬勃的年龄,却在2023年7月的一天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因为救人小腿受伤,从此跟手术、截肢、假肢等令人沉重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突如其来的不幸打乱了一个花季女孩的美好憧憬。

2023年的7月,是翟元敏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开始毕业实习的日子,学习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她,在学校组织的实习双选会上,选择了青岛的一家托育机构,“因为姐姐在青岛工作,我想离着姐姐近一点。”翟元敏说,姐姐翟元玲在青岛的一家设计公司工作,姐妹俩抱着这样的打算:妹妹先来青岛这边实习,以后就在这边找工作,这样姐妹俩照应起来也近点......

“早知道来青岛会遇上这样的灾祸,真是希望妹妹当初不要选择这里。回顾起这些往事,姐姐翟元玲泣不成声:“谁能想到托儿所也存在安全隐患呢?”

(一)舍身援手

7月16号,是翟元敏来实习机构报到的第二天,姐姐翟元玲还专门来过一次,当时看到了妹妹和她一起实习的同学,妹妹跟她介绍说同学叫华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距离这次见面仅十来天,翟元玲就接到了华华打来的电话。

“当时是7月30号中午1点半左右,我接到了华华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妹妹被砸伤了,120救护车正将她送往医院......’’闻听这个消息,大脑轰然一片的翟元玲以最快速度赶到了青岛市第八人民一眼急诊大厅。

在华华的叙述中,翟元玲了解到:那天中午,翟元敏和同学华华正在托育机构二楼室内吃午饭,听到呼救声“来人啊,货梯卡住了!”两人立即起身查看情况,发现呼救声来源于曹阿姨:她乘坐的货梯发生故障,卡在距离一楼地面约两米的地方,下不来了!

一开始两人搬来几个板凳,但是距离货梯的高度都不合适,最后,翟元敏搬来一个高脚凳,放在货梯边,自己则搀扶着曹阿姨从货梯里面下来,此时已摇摇欲坠的货梯突然下落,“嘭”地一声,翟元敏来不及反应,便被砸在货梯下面,痛苦的尖叫声划破了那个七月盛夏的正午......

事发当日,是她实习的第15天。

而那个正午,是她如花的青春里最后一个完整的夏日。

由于伤势严重,医生建议转院治疗,翟元玲立即联系了急救车,将妹妹转到971医院救治。当天下午,经过医护人员的检查,诊断为:左腿小腿胫骨、腓骨、血管、神经和肌肉全部断裂,左足趾骨粉碎性骨折伤势严重。医院立即安排了手术。翟元玲用文字记录下了手术过程:“第一次手术时,妹妹的血管、神经、肌肉全部断裂,只有少量皮肤连接,医生只能在显微镜下一点点接起来……”

第一场手术做了12个小时,对仅仅23岁的翟元敏来说,只能用无尽的疼痛来形容。守在病房外的父母家人心都在滴血,恨不能代替她遭受这番罪。尤其是母亲,本来她的心脏就不太好,女儿做手术期间,她心痛得坐都坐不住;每次医生找家属谈话,翟元玲和父亲都想方设法把母亲支开,不想让她听到令人心碎的消息。但是母亲还是知道了……翟元敏刚手术完的那两个夜晚,疼得她一直哭,夜不能寐,睁眼到天明。翟元敏在病房里哭,母亲就在病房外哭……

第四次手术时,翟元敏的肝肾指标已经异常了,在手术台上昏迷不醒,医生说她这是骨毒入血,已经危及生命了,问家属,你们要保腿还是保命?

“在生命面前,腿已经不算什么了。我就跪下来求医生,一定一定要保住妹妹的命!”翟元玲回忆说。

其实那个时候,母亲也已经支撑不住了,有护士提醒翟元玲说:“快去看看你妈,她情况不太好,你也该带她去做个检查!”翟元玲拥着母亲的肩头说:“妈,你一定要坚强,你想想,你要是撑不下去了,妹妹知道了怎么能受得了呢?”一番话说得母亲眼里又有了生的希望。

安慰妹妹,翟元玲也是用一样的说辞:“我知道你很疼,可你一定要坚持下来,你要是坚持不住了,妈那边怎么能接受的了呢?”如此简单的话语,翟元玲翻来覆去地说,虽然在生死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乏力的,但就是这番话让母亲和妹妹不至于倒下,或许她们彼此之间就是为了不让对方倒下,而硬生生地从那个关头挺了过来。

“才开始动手术时,我们没想到要截肢,但没想到后来情况那么严重。”翟元玲说。医生在检查时发现感染严重,皮内恶臭,脂肪都发绿了,而且在翟元敏左小腿的皮肤组织内发现大量白色瓷砖碎片,妹妹的伤口内为什么带有白色瓷砖碎片?带着这个疑问,翟元玲再次走进了妹妹实习的地点。

这是李沧区黑龙江中路的一处临街网点,青岛放我家托育有限公司御城分公司,这个门面房有两层,每层挑高大约有5--6米,里面有一台自建的液压升降货梯平台,砸伤翟元敏的就是这个货梯,由于一楼的地面是白色瓷砖铺就的,货梯砸下来后,白色瓷砖被砸碎了,其中的碎瓷片便进入了妹妹的伤口,这就是为什么皮肤组织内发现大量白色瓷砖碎片的缘由。

对于这个自制的液压杆货梯平台,翟元玲也联系李沧区应急管理局进行了求证:“应急管理局回复说这个液压升降平台是房东私设的,没有进行特种设备备案,因此不属生产安全事故。”

由于白色瓷砖区域属于厨房用地,碎瓷片上带有大量的厨房污垢,导致翟元敏被砸伤的左腿沾染了大量污垢……经过全科专家会诊,在进行了两次12个小时的手术、两次7个小时的手术后,将翟元敏的左小腿截掉12公分,但由于感染异常严重,骨毒少量入血引起的肝肾指标异常,为保住性命,翟元敏又进行了两次手术,将左小腿截肢。

而最令家人痛心的是,翟元敏手术期间,被救人曹阿姨并未主动来过医院探望、也并未致电表达过感谢。翟元玲说:“我打电话给实习公司后,他们组织大家来看望过一次,那次曹阿姨也来了,但是并未同妹妹交流过。实习公司先期为妹妹垫付了医药费近20万元,但后期听闻妹妹截肢后,就再也没有来过,而且在媒体采访时,实习公司的法人也不再承认妹妹是为救人而受的伤。”

得知这个消息后,翟元敏三天没有说话。

翟元玲不知道怎样安慰妹妹,本来,距离事情的发生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她刚从手术中一次次挺了过来,而又得知这样一个消息,这对于刚刚截肢的她,可想而知内心是怎样一个冲击。

难道我救人错了吗?为了救人,自己受伤、截肢,然而却被否认,我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

(二)温暖的关注

翟元敏夜夜躺着却闭不上眼,看着一天比一天更沉默的妹妹,翟元玲走了出去。

奔走在十月的街头,翟元玲先是去找警察,因为事情发生以来并没有报警,又去找民政局,将妹妹见义勇为的事情汇报上去,10月19日,接到翟元玲的申请材料后,李沧区政法委、李沧区见义勇为协会第一时间启动重大见义勇为行为即时确认,开展全方位的调查,包括去街道调取监控等,按照一系列流程走下来,2023年10月24日,追授翟元敏为“李沧区见义勇为模范”。

当天上午,李沧区委政法委、李沧区见义勇为协会、李沧区浮山路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来到翟元敏的家中,颁发了“李沧区见义勇为模范”荣誉证书和奖金,并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高度赞扬了翟元敏在危急时刻展现出的英勇救人的大无畏精神,并叮嘱她好好休息,保重身体。

是夜,打开这张见义勇为证书,翟元敏一遍遍端详着,每抚摸一遍,她的眼睛里就泛起一层泪光,对她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张证书,而是国家和政府对她救人行为的认可,曾经的疼痛、绝望、追问,此刻都被这张红彤彤的证书给覆盖了,翟元玲看到,那一丝丝的光芒在妹妹的眼睛里荡漾着、聚拢着,托承起了生命的气息,昔日那个妹妹又重新活了过来。

与此同时,翟元敏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之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尤其是翟元敏的家乡人,青岛市临沂商会会长孙燕飞看到报道后,第一时间带着秘书长等专程探望翟元敏,她说:“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翟元敏是我们临沂人的骄傲!”经过交流得知,翟元敏来自临沂沂南县,父母都是农民,除了姐姐,翟元敏还有正在上学的弟弟。母亲患有心脏病,父亲患有糖尿病,两人常年服药,遭遇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家人几乎陷入绝境,了解到翟元敏的实际困难后,临沂商会发出了向“见义勇为模范”翟元敏捐款的倡议书,短短3天时间,200多名老乡捐款,募集善款179003元,孙燕飞会长亲自将这份捐款现金交到翟元敏手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岛城市民也纷纷朝翟元敏伸出了温暖之手。10月25日,家住城阳区的褚女士拨通媒体热线索要翟元玲的联系方式,当天下午捐款一万元;10月26日,一位拄着拐杖的八旬老人掏出一万元现金委托记者交给翟元敏家人;10月30日,一位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拿出刚从银行取出的1万元现金捐给翟元敏......短短几天时间,就先后有10余位市民通过银行转折进行捐款。截止目前,在媒体的持续报道下,翟元敏累计获得善款及奖励超过30万元。

青岛,这是一座多么温暖的城市啊,翟元敏和姐姐深深感受到了,人心的海洋奔涌着大爱的暖流......

(三)真正站起来

爱的接力还在继续,转眼到了11月份,在李沧区见义勇为协会高刚会长的大力帮助下,翟元敏前往青岛联康假肢矫形有限公司接受康复训练,在康复过程中,翟元敏看到了许多比自己的残疾程度要高的人:有的没有双腿、有的截肢到大腿、有的两条腿都截肢了;不光残疾等级高,年龄也比她大,大部分她都得叫大爷大妈,相比起他们的状况,翟元敏年纪小,身体素质相对要好,而且只是截到小腿,这在假肢公司里算是比较轻的残疾等级了,翟元敏对自己能够再次站起来充满了信心。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大爷大妈们也都挺喜欢年轻可爱的小翟,对她比较照顾,在那段日子里,曾经的快乐和活力又回到了翟元敏的身上。

伴随着翟元敏康复训练的脚步,好消息接踵而至:2023年12月8日,翟元敏被评为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2023年12月29日,又获评青岛市“文明市民”称号,就在当月,翟元敏安装上了由李沧区慈善总会捐助的假肢,再次站起来的她内心是欢欣雀跃的,她跟姐姐说,她希望元旦那天能够去奥帆中心和栈桥“打卡”风景,为了满足她“看青岛”的愿望,青岛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姜启红专门安排了两位志愿者陪同:看大海,喂海鸥,拍照留影,希望在青岛这座给予她无限关爱的城市里,能够重启她的人生......

翟元敏真正地站起来,并不仅仅靠身体的矗立,更重要的是人格与心灵上的矗立,如何凭借内心的力量重新站在人生的舞台上?自从截肢以来,翟元敏一直待在家里,她只有24岁,下一步的人生之路该如何重启呢?

这时,棘洪滩街道的工作人员找到姐姐翟元玲说:“我们街道有个培训,去青州开展社区宣传文化骨干培训,可以让你妹妹去参加,你跟她商量一下,就当是让她出去散散心了呢。”

翟元玲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跟妹妹一商量,她也同意。在去青州的路上,她救人的事迹就被传播开来,一路上大家都很照顾她。培训的七天里,翟元敏听得很认真,学得也很投入,就在培训的最后一天,讲授国学的那位老师把翟元敏叫到了办公室,跟她畅聊了两个多小时。曾经在救人事件中那些解不开的心结,包括因为不想让家人担心而隐藏起的情绪,翟元敏都掏了出来,最后她问老师:“为什么我救了那个人,她却从未说过任何感谢的话呢?”

“你觉得,是因为什么呢?”老师说。

涉世未深的翟元敏说:“难道她害怕我以此来讹她的钱吗?”

国学老师看着翟元敏说:“不是的,这是因为她愧疚,而这种愧疚会跟随这个人一辈子。”

翟元敏想起这位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讲过的:跟人交往,要看人的长处,好处和苦处。而我救的人愧疚于我,这不就是她的苦处吗?

国学老师用温暖的眼神看着她说:“虽然你救了她的身体,可是她会因此而一辈子处在愧疚当中,在精神上她并没有被拯救,如果你能真正体谅到她的苦处,那才是你真正救了她。”

这是一段很有力量的话,如同鼓点敲进了翟元敏的心里:“体谅到了她的苦处,我的心结就解开了,这也是拯救我自己。”翟元敏感悟道。

七天的青州之行回来后,翟元玲明显感觉到妹妹变了,虽然翟元敏并没有跟姐姐提及什么,但是她和父母都明显感觉到,那个曾经活泼开朗的翟元敏,有80%又回来了。

2024年的七月如约而至,翟元敏站在了齐鲁十大见义勇为巾帼模范的领奖台上,她讲述的那场《我想去跑马拉松》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是的,一年前,也是七月,她因为救人而失去了小腿,那是一个黑色的七月;而今天,是一个金色的七月,当翟元敏穿着一条简洁合体的及膝小黑裙走上领奖台时,露出了年轻光洁的右腿,同时也露出了那条安装着假肢的左腿,这一刻,勇敢地露出了伤疤的翟元敏是自洽的,是美好的,是闪闪发光的!

此情此景,想起了阿多尼斯的那句诗歌:这世界让我遍体鳞伤,而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四)关于劳动权益保障

看着妹妹从昔日的痛苦中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领奖台上,台下的姐姐翟元玲泪湿眼眶,回顾这一年多来,她奔波在医院、手术、维权、打官司的路上,她经历了太多的人情冷暖,虽然她是96年的,还不到30岁,但是她说自己好像老了十岁:“目前,我就职的公司比较体谅我,可以白天忙妹妹的事情,晚上再加班画图纸,我内心是非常感恩的,但面对妹妹这件事,我也曾数次崩溃过......”

许多个加班的晚上,她在寂静的夜里画着图纸,画着画着就抑制不住地放声大哭,哭够了,擦擦眼泪再接着干活儿,就这样无数次循环:“但是我从来不敢在妹妹面前哭,无论在外面遇到多少难处,回到家,都是展现给妹妹一个相对开心的精神面貌,我就觉得,我是姐姐嘛,外面这些刀枪剑戟我来挡着,妹妹只需要养好身体......”

但是巨额的医疗费一直是翟元敏一家人面临的巨大难题:“妹妹这个假肢大约三至五年就需要更换一次,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巨额费用,如果实习单位给我妹妹购买了工伤保险,可能就不会遇到医药费难题。”但是早在妹妹来青岛实习之前,她就曾咨询过相关问题:“实习单位说只有实习结束,成为正式职工以后才会给妹妹购买工伤保险。”

而翟元敏毕业的学校则表示,在学生实习期间都会为其购买保险,有效期是从9月1日到12月31日,由于事发时是在7月30日,当时学校正在走买保险的流程,所以这次事故无法用实习保险报销。

2023年11月,山东众成清泰(西海岸)律师事务所、山东乾恒律师事务所与翟元敏签订正式委托协议,无偿为翟元敏提供法律维权服务,已于2023年12月27日进行网上立案。

翟元玲说,打官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此案的维权难点在于事发时,翟元敏还是在校大学生,确认其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较为困难。针对这个现象,曾经组织书画爱心义卖,为翟元敏筹集三万余元善款的市北区文联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维柱了解到翟元敏受伤背后存在的现实问题,身为青岛市政协委员的他于2023年的青岛市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实习生和超龄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提案》,现已提交成功,正在等待有关部门办理。

(五)引发的思考

事件发生在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的设施安全存在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引发了对企业安全管理责任的思考,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翟元敏的遭遇也让人们意识到社会互助的重要性。在她受伤后,面临着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痛苦,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的压力,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和支持,给了她战胜困难的力量。这表明在社会中,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伸出援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构建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

翟元敏在受伤后,面临着维权的困难,这凸显了完善见义勇为法律保障的紧迫性。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见义勇为的定义、认定标准、奖励和保护措施等,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坚实的法律后盾。

见义勇为者往往会因为救人行为而遭受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他们需要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健全见义勇为保障机制,设立专项基金,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医疗费用、伤残补助、生活救助等方面的支持,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在赞扬翟元敏勇敢行为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见义智为的观点。在面对危险情况时,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帮助他人,还要有智慧和能力去保护自己,在救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这起事件也提醒人们,掌握一定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翟元敏和她的同事们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或许在救援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减少伤害的程度。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应急救援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

总之,在危险面前,翟元敏毫不犹豫地选择救助同事,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责任感。翟元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青年的善良和担当,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种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行为,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值得人们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