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24年“浪潮杯”见义勇为文学作品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播
发布时间:2025.03.06
2024年,山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文学》编辑部、山东浪潮集团,举办“浪潮杯”见义勇为文学作品征文大赛。讲述我市跳海救人牺牲的李士存、故障货梯救人小腿截止的翟元敏、勇救溺水老人“青岛大姨”卞秀芹见义勇为事迹的文学作品荣获嘉奖。即日起,“青岛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微信公众号陆续刊发获奖作品,敬请关注。
惊涛骇浪中的孤勇者
《山东文学》增刊第二期
作者:卢戎
青岛,如一颗镶嵌在黄海之滨的明珠,以其旖旎的海滨风光、宜人的气候享誉世界。作为避暑游玩的胜地,每年盛夏她都会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2023年8月4 日下午3 时许,台风“卡努”呼啸着掠过海面,逼近这座城市近800公里的海岸线。乌云在天空中翻滚涌动,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味道,一种压抑的紧张感在空气中弥漫。
险情
受天文潮和台风的双重影响,狂风掀起巨浪排山倒海般冲向岸边,发出巨大的声响。与此同时,青岛市各级响应机制启动,海水浴场紧急关停……整座城市都忙碌起来,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积极地做着应急准备。迅速下达的禁令和拉起的一道道警戒线像一道道屏障,拦住下海的游客。
然而,一些远道而来的游客却意识不到隐藏在震撼场面背后的凶险。在他们心中,大老远跑来却没有亲近大海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尽管有工作人员劝阻,有提示播报,有警示标志就在面前,很多人仍心存侥幸,不听劝阻。
金海广场海域木栈道上,很多人被惊涛拍岸的壮观场面所吸引,纷纷跑上前围观、拍照,想要记录下这些撼人心魄的瞬间。面对扑上岸的数米高的海浪,许多游客非但不顾忌衣服被打湿,反而兴奋地嬉笑着、尖叫着迎了上去,感受湿身的惬意和戏浪的刺激。有的甚至偷偷翻越护栏,擅自闯入了封闭区域:沙滩上有许多孩子追逐嬉闹,笑闹声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几名胆大的年轻人更是按捺不住地冲入大海戏水,尽情享受着与大海亲密接触的激情和酣畅,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置身于危险之中。
“有人落水了!”突然,一声惊慌的尖叫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两个女子的身影在波涛中若隐若现,眼看就要被海浪无情地吞噬。
“救命……”她们的呼救声在巨大的海浪声中断续传来,显得那样微弱而无助。海滩上的游人顿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有人慌乱跑开,有人拿出手机拨打求救电话,更多的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在大海中拼命挣扎的这两名女子是一对母女。她们原本在礁石上拍照,不知不觉中海水漫过了礁石,惊慌失措之下被浪打到了水中。此时天空乌云滚滚,海中恶浪汹涌。随着风势的增强,海浪如发狂的巨兽张牙舞爪,掀起的浪头一个比一个高,令人胆战心惊。
在青岛这样的沿海城市,夏季有台风并不罕见,巨浪滔天更是司空见惯。台风来袭时本地人深知凶险,即便水性极佳也绝不会轻易靠近危险区域,更不要说下水去救人了。
然而,眼看着母女俩危在旦夕,正在海边卖柠檬茶的李士存没有太多考虑,立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去救人,他甚至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就跳入了海中。李士存在巨浪中奋力游动,每一次划水都像在与难缠的对手殊死搏斗。终于,他靠近了母女二人。就近一把抓住了女孩,他艰难地向岸边游去。因为体力耗费太大,海水又有强大的回撤力,拖着一个人的李士存游得尤为吃力。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游到了岸边。在众人的协助下,他奋力将落水女孩托举上岸。女孩获救了!此时的他大口喘着粗气,已经有虚脱之感。可是还有一名落水者危在旦夕!而面对这样凶险的情境,根本没有人敢下水。
为了再救一条生命,李士存毅然决然地转身,以一个孤勇者的决绝再次向海中游去,全然不顾自己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但每一个动作都无比坚定。
动荡的海水如困兽左冲右突,在汪洋中沉浮的李士存像一片无助的浮萍。面对大自然的惊涛骇浪,一个人显得是那样渺小和微不足道。这样惊心动魄的凶险场面,令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李士存的动作越来越迟缓,显然他的体力已经透支到了极限。可是,他依然坚定地向着落水者的方向游。也许,此时他的心中就只有救人这一个信念。也许,他早已忘了考虑自己的生死。
终于,他游到了女孩母亲身边!他马上就抓住她的手了!可就在此时,一个滔天巨浪恶狠狠地砸了下来,无情地将两人打翻。李士存耗尽了所有力气,他的身影也消失在狂暴的浪涛中。
随后,紧急赶到的救援队伍迅速展开全力搜救。遗憾的是,当救援人员找到李士存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医护人员立刻实施心肺复苏急救,希望能从死神手中抢回这个救人英雄的生命,救护车呼啸着把他送往医院。
噩耗
“快到市立医院来,你爸出事了!”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噩耗,李士存的女儿李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电话是和爸爸一起摆摊的小辉打来的又不由她不信。
当李霞赶到医院的时候,小辉正蜷缩在墙角哭。原来看到有人落水,小辉立刻跑去附近找救生圈,等他回来才发现救援人员打捞上来的人竟然是李士存。
隔窗看到重症监护室里的爸爸,李霞的世界仿佛崩塌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向来身体健康的爸爸会突然生命垂危。她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哀求医生:“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爸爸,求你了大夫!”
当李霞冷静了一些,医生允许她进入重症监护室。看到心电监护仪上冰冷的直线,那一刻,她的心猛地一揪,感觉灵魂仿佛被抽离了身体!那个一直以来如大山般支撑着家庭的男人,生命定格在了46岁,她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她。
那天,李士存的妻子卢红琴出门没拿手机,回家看到女儿的6个未接来电,预感到出了什么急事忙回拨过去。
“妈,俺爸没有了!”李霞在电话里放声大哭。
“你爸上哪去了?”一时没反应过来的卢红琴还以为丈夫去办理出国手续了,毕竟那段时间丈夫一直在为出国打工做各种准备。
“俺爸下海救人……没有了!”听到女儿的哭诉,卢红琴惊得腿一软,一下子瘫倒在地。
李士存见义勇为不幸遇难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千万网友为这位英雄点赞,而卢红琴一家人则沉浸在悲痛中。
英雄陨落,精神永存。金海广场岸边,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稚嫩的孩子,有身着制服的警察和消防员,还有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自发聚集来为李士存献上鲜花和哀思。人们静静地站在那里,满含着对英雄离去的痛惜和崇高的敬意。海风低吟,仿佛也在为英雄的离去伤心。
伤逝
李士存的家位于莱西市院上镇朱东新村,房子盖得很漂亮,有高大精美的院门,也有整洁宽敞的小院子。那是他亲自设计装修的四间瓦房,一砖一瓦都倾注着他的心血。而今,留给妻女的却只有无尽的怀念和感伤。
“我这辈子都走不出来了!我的天塌了,谁也代替不了他。”面容憔悴的卢红琴哽咽着说。丈夫已经去世一年了,可她依然在悲痛中走不出来。过度的悲伤损害了她的健康,她经常感到心脏不舒服,得随身常备着药。
卢红琴告诉我,李士存排行老三,是父母膝下孝顺的儿子。每次外出回来,他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父母;每次赶集看到新鲜水果,也总是先买了送给父母尝尝鲜。他更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李士存曾经远涉葡萄牙学习西餐制作。在异国他乡,他独自忍受着语言不通、背井离乡的痛苦,努力打拼挣钱。每个月发了工资,除了留下点儿微薄的生活费,其余的钱悉数寄回家里。在国外打工的那些日子,妻儿都非常想念他。每天视频通话的时间是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
卢红琴身材高挑眉眼清秀,年轻时很爱打扮。知道妻子不舍得花钱,贴心的李士存就经常给她买衣服。如今卢红琴已经没有心情打扮自己了,头发也顾不上梳理,常常坐着流泪、发呆。李士存走后,她感觉活着都没有了意义。
李士存每次回国探亲,都会给妻子和女儿们带礼物。“一直不舍得用,还摆在那里呢!”卢红琴指了指桌子上的化妆品,泪水又湿了眼眶。接着,她转身回屋拿出来一个相框,那是她最喜欢的照片:李士存倚在海边的护栏旁微笑,既健康又阳光。她紧紧地把照片搂在怀里,眼泪簌簌而下。我为她和这张照片拍了张合影。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卢红琴说她现在很怕过节。记得李士存外出打工的第一年过年没有回家,除夕夜家里特别冷清,他们便通过视频通话互祝新年。那时虽然一家人暂时不能团聚,毕竟可以等他回来。如今却天人永隔,再也不能相见了。除夕夜窗外鞭炮齐鸣,屋内的一家人却只能默默地流泪,连年夜饭都吃不下去。
李霞跟爸爸有着极深的感情。“当时摔破了头,我疼得直喊爸爸。”她指了指额头上的疤。父女俩感情极好,爸爸一直格外疼爱女儿,她遇险时的自然反应也是喊爸爸而不是喊妈妈。
“我爸爸很亲孩子,我和妹妹长这么大从来没挨过打,只要我们想要的东西,爸爸都会尽量满足。爸爸做饭特别好吃,我们爱吃他做的萝卜丸子,他就经常炸一大盆让我们吃个够。”李霞说,爸爸一直教导姐妹俩做人要善良、要勇敢,常说人家开口了也是万不得已,能帮就要帮。“我知道他爱这个家,也很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救人我一点都不意外,要是我有能力的话也会去救的。只是没想到付出的代价这么大!”说着,她就哽住了:“健健康康的一个人突然就没了,实在是接受不了!”
小辉是个很阳光的年轻人,主业是设计师,闲暇时在海边卖柠檬茶赚点零花钱。他的柠檬茶口味酸甜适度很受欢迎,那精美的包装就出自他的创意。李士存回国后开了家寿司店,遇到疫情生意不好,后来就在他这里帮忙,哥俩感情很好。他是李士存的朋友和搭档,也是出事前一刻还和李士存在一起的人。李士存的离去,让他很难接受,连生意都不想做了,跑到云南调整了好长一段时间。
“他是个特别善良的人,否则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小辉告诉我,李士存热心、细心,乐于助人。比如,他发现游客经常会被礁石划伤,就准备了急救箱放到车上;遇到有人受伤,就会给他们擦碘伏、贴创可贴。
毕师傅是李士存的好朋友,原本他们俩约好要一起出国打工的。那时他给李士存打电话没接,留言没回,心里就很不安,后来接到李霞的电话,才得知出事了。他扼腕痛惜:“李士存是个好人,为人实诚,朋友找他总是有求必应。他走得太早了,可惜啊!”
邻居眼中的李士存也是个热心人,遇到谁有需要帮忙的,他总是义无反顾。他一直乐呵呵的样子,让村民们难以忘怀——
李士存骑着三轮车接送闺女上学的时候,总会专门捎上村里的学生。他的三轮车斗里每天都满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李士存能为了村民的一句求助,开车跑长途把人送到烟台连钱都不要……
李士存喜欢交朋友,他的同学们说他从小就是个热心肠,帮过许多人。他走后,很多朋友自发去寺庙给他上香。
“我爸爸就是太‘彪’了,豁上自己的命去救别人。我宁肯爸爸是个普通人,也不要他成为别人眼中的英雄,我要他好好活着陪着我们。”哭泣的李霞语气中满是不甘和心疼。
李霞工作单位离家100 公里,爸爸出事后,她每个周末都会回家陪妈妈。妹妹比她小8岁,每当看到爸爸买的玩具就会想爸爸抹眼泪。李霞暗暗发誓:自己必须撑起这个家,照顾好妹妹和妈妈。
丰碑
在李士存家中一方宁静的空间里,静静地摆放着众多荣誉证书:市南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青岛市文明市民,乃至那张他用生命写就的烈士证书……李士存的骨灰已安迁至莱西市烈士陵园,他的灵魂已在那片神圣而宁静的土地上安息。
李士存只是一个普通人。可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毫不犹豫地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化身为一个从天而降的英雄。他帮助过的人们依然记得他点点滴滴的好,所以他的行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种自然反应。这种自然源自其内心善良、乐于助人的生活习惯,源自其灵魂深处坚定正义的价值观。也正因为如此,他面对凶险毅然决然地下海救人的行为才更加可贵和可敬。这种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是崇高而伟大的。这种善良、勇气和对正义的追求是当今社会的无价之宝。
试想当他人身处困境亟待援手之时,我们是否能够如他一般,毫不犹豫地张开援助之手?当危险骤然降临,我们会是那个英勇无畏的救助者,还是那个在一旁茫然无措、瑟瑟发抖的旁观者?
英雄李士存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他人换取了生的希望。它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拥有的财富多寡和职业地位高低,甚至亦不取决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他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了多少光与热,播撒了多少爱与希望。诚然,李士存的离去给他的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悲痛。但令人欣慰的是,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也为这个悲情的家庭送来了温暖与希望,他的家人也会得到关爱与尊重。
李士存勇救落水者的光荣事迹是一曲雄浑激昂的人性光辉颂歌,引领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拷问自己,探寻生命的意义。这位英勇救人的平民英雄已如流星远去,但他伟大的利他和自我牺牲精神会熠熠生辉,他的英勇事迹会被永远铭记。